[发明专利] 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182263A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2111284383.6 |
申请日
|
2021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南海路7号
|
||
发明人
|
王秀通;普佳艳;牛建民;杨黎晖;南有博;于腾;王丽菲;徐玮辰;黄彦良;段继周;侯保荣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包括钛基体,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复合膜包括负载在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本发明还给出了上述光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光阳极与金属阴极联用,用于抑制金属阴极的腐蚀。本发明的光阳极有效拓宽了TiO2对入射光波长的吸收范围,增加了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率,降低了金属的电极电位,提高了TiO2对阴极的保护作用,又不会出现过保护现象;作为一种非牺牲性阳极,不需要消耗电能,环境友好,可重复使用,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产业化。 | ||
主权项
|
1.一种聚多巴胺敏化间距型二氧化钛复合膜光阳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钛基体;所述钛基体的表面上设有复合膜,所述复合膜包括负载在所述钛基体表面上的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涂层和浸涂在间距型TiO2纳米管阵列膜表面上的聚多巴胺涂层。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C23F13/12 | ||
C 化学;冶金
C23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化学处理;金属材料的扩散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金属材料腐蚀或积垢的一般抑制 C23F 非机械方法去除表面上的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缓蚀;一般防积垢;至少一种在C23大类中所列的方法及至少一种在C21D、C22F小类或者C25大类中所列的方法之多步法金属材料表面处理 C23F13/12 以材料为特征的电极(C23F13/16优先)〔5〕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20315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2111284383 20220315 公开 公开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姓名
|
宋莲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