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一种提高珍稀濒危兰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 CN114128585A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2111464725.2 |
申请日
|
2021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541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85号
|
||
发明人
|
史艳财;韦霄;熊忠臣;蒋运生;柴胜丰;邹蓉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珍稀濒危兰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1)做兰花珍稀物种种质资源调查;(2)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确定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居群;(3)采集根际土壤以及地上部分兰花,将以上根际土壤和植株材料保存;(4)将根际土壤置于瓶中,土和水混合,加入葡萄糖溶液,培养,得土壤悬液;(5)将植株混合、研磨碎后置于瓶中,加入水,加入葡萄糖溶液,培养,得植株悬液;(6)土壤悬液与普通土壤混合,制成泥浆;(7)将经过炼苗的兰花组培苗茎部划出划痕,在植株悬液中浸泡,在泥浆中蘸根;(8)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栽植或者回归保育即可。本发明极大的提高了兰花自身的抵抗力,进而提高野生兰花的移栽成活率。 | ||
主权项
|
1.一种提高珍稀濒危兰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先做兰花珍稀物种种质资源调查,每个居群采集5‑10株植株的幼嫩叶片,保存;(2)采用ISSR、RAPD以及简化基因组测序分子手段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确定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居群;(3)采集(2)中确定遗传多样性最高的居群的根际土壤以及地上部分兰花,将以上根际土壤和植株材料保存;(4)将带回的根际土壤置于瓶中,将土和水混合,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培养1‑2h,得到土壤悬液,置于灭菌的容器中;(5)将带回的植株混合、研磨碎后置于瓶中,加入水,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培养1‑2h,得到植株悬液,置于灭菌的容器中;(6)将置于灭菌容器中的土壤悬液静置,然后与普通土壤混合,制成泥浆;(7)将经过炼苗的兰花组培苗茎部划出8‑11个划痕,然后将刻痕部分在植株悬液中浸泡5‑10min,再将组培苗根部在步骤(6)中制成的泥浆中蘸根;(8)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栽植或者回归保育即可。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A01G22/63 | ||
A 人类生活需要
A01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A01G 园艺;蔬菜、花卉、稻、果树、葡萄、啤酒花或海菜的栽培;林业;浇水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20304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2111464725 20220304 公开 公开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南宁市吉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5 |
代理人姓名
|
滕艺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