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 一种玻璃窑炉蓄热燃烧中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系统 – CN215864704U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申请号
CN202121823823.6
申请日
20210805
公开(公告)号
CN215864704U
公开(公告)日
20220218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申请人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
发明人
曾小军;汪小憨;杨卫斌;杨浩林 专利类型 实用新型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窑炉蓄热燃烧中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系统,涉及玻璃窑炉蓄热燃烧中降低NOx排放的处理装置,其包括玻璃熔池、高温蓄热室和四通换向阀门,两个高温蓄热室对称设置在玻璃熔池的两侧,且高温蓄热室从上往下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第二蓄热体的下方空间形成有第二蓄热腔,两个高温蓄热室的第二蓄热腔通过第二通道与四通换向阀门,四通换向阀同时连接有助燃风机和烟囱,其中,通过四通换向阀门的定时换向,助燃风机和烟囱分别与两个高温蓄热室轮换建立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解决目前玻璃窑炉降氮系统存在的投资高、设备占地大、运行费用和人力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实现较低的NOx排放浓度。
主权项
1.一种玻璃窑炉蓄热燃烧中实现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熔池,其侧壁上对称安装有第一燃料喷枪和第二燃料喷枪;高温蓄热室,两个所述高温蓄热室对称设置在所述玻璃熔池的两侧,且所述高温蓄热室从上往下设置有第一蓄热体和第二蓄热体,其中,所述第一蓄热体的蓄热温度高于所述第二蓄热体的蓄热温度;所述第一蓄热体的上方空间形成有第一蓄热腔,两个所述高温蓄热室的第一蓄热腔通过第一通道与所述玻璃熔池连通;四通换向阀门,所述第二蓄热体的下方空间形成有第二蓄热腔,两个所述高温蓄热室的第二蓄热腔通过第二通道与所述四通换向阀门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同时连接有助燃风机和烟囱,其中,通过所述四通换向阀门的定时换向,所述助燃风机和所述烟囱分别与两个所述高温蓄热室轮换建立气流通道。

 

 
IPC信息
IPC主分类号
F27D17/00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F27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

F27D 一种以上的炉通用的炉、窑、烘烤炉或蒸馏炉的零部件或附件

F27D17/00 利用余热的装置(热交换器本身入F28);利用或处理废气的装置(一般的清除烟气入B08B15/00)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公告日
20220218
法律状态
授权 法律状态信息
CN202121823823 20220218 授权 授权

 

 
代理信息
代理机构名称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姓名
劳剑东;莫瑶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