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基于移动非稳定平台的太阳光度计 – CN114061753A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2111275243.2 |
申请日
|
202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6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申请人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蜀山湖路350号
|
||
发明人
|
李建玉;朱海;朱文越;戴聪明;黄尧;徐刚;詹杰;魏合理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移动非稳定平台的太阳光度计,包括陀螺稳定平台、设置在陀螺稳定平台上的二维转台、单臂探头、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下位机控制系统、工控机;所述单臂探头前端安装两个平行光筒,分别为测量光筒和成像光筒;所述成像光筒为小视场精跟踪成像系统,所述测量光筒用于太阳光的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给下位机控制系统;所述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用于捕获太阳的方位信息,并将太阳方位信息传给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作为集成操作平台,协调控制各器件的运行,由下位机控制系统控制二维转台旋转实现太阳的自动跟踪与信号测量。本发明能够在移动非稳定平台下进行同时观测400~1100nm多个分立波段的太阳光谱。 | ||
主权项
|
1.一种基于移动非稳定平台的太阳光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陀螺稳定平台、设置在陀螺稳定平台上的二维转台、安装在二维转台一侧的单臂探头、安装在二维转台顶面的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下位机控制系统、工控机;所述单臂探头前端安装两个平行光筒,分别为测量光筒和成像光筒;所述成像光筒为小视场精跟踪成像系统,用于设置跟踪区间,通过精跟踪成像将太阳与跟踪区间的坐标差传给工控机;所述测量光筒用于太阳光的数据采集,将采集数据传输给下位机控制系统;所述大视场鱼眼成像系统用于捕获太阳的方位信息,并将太阳方位信息传给工控机;所述工控机作为集成操作平台,协调控制各器件的运行,将获取的太阳方位的像素间距转换成二维转台的电机驱动步数,通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下位机控制系统,由下位机控制系统控制二维转台旋转实现太阳的自动跟踪与信号测量。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G01J3/02 | ||
G 物理
G01 测量;测试 G01J 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的强度、速度、光谱成分,偏振、相位或脉冲特性的测量;比色法;辐射高温测定法 G01J3/02 零部件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20218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2111275243 20220218 公开 公开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合肥市上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5 |
代理人姓名
|
李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