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一种利用二维氧化物增强针尖选择性分辨的针尖处理方法 – CN114076833A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2010833649.7 |
申请日
|
2020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457号
|
||
发明人
|
包信和;黄武根;杨帆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二维氧化物增强针尖选择性分辨的针尖处理方法,可以将金属钨丝处理成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针尖,进一步能够得到选择性分辨金属离子和氧离子的高分辨针尖,适用于超高真空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这种非原位处理的针尖可以稳定应用于多层氧化物薄膜或者氧化物单晶相关研究。该方法包括:1)电化学刻蚀制备针尖;2)超高真空中退火;3)在亚单层二维氧化物表面撞针处理;4)将处理好的针尖应用于其他样品表面。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适用范围广,能够在多种二维氧化物如部分氧化的Cu表面Cu2O或者金属负载的FeO、CeO2等表面进行针尖处理操作。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针尖处理方法带来的分辨率不足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 ||
主权项
|
1.一种增强扫描隧道显微镜针尖选择性分辨的针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通过电化学刻蚀制备针尖;(2)将所述针尖在真空中高温退火;(3)将退火后的针尖在金属负载的亚单层二维氧化物表面进行撞针处理,使氧原子或者金属-氧团簇粘附在针尖上;(4)取出所述金属负载的亚单层二维氧化物样品,将处理后的针尖用于待测样品。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G01Q60/16 | ||
G 物理
G01 测量;测试 G01Q60/16 探针,其制造或有关的使用仪器,例如支撑物〔2010.01〕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20222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2010833649 20220222 公开 公开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姓名
|
张玉莹;毛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