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 一种作为植入材料的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 – CN114074129A 全文链接一 全文链接二
基本信息 | |||
---|---|---|---|
申请号
|
CN202010849174.0 |
申请日
|
2020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申请人地址
|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路72号
|
||
发明人
|
马政;谭丽丽;杨柯;高明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镁合金的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作为植入材料的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熔炼获得特定成分的镁合金铸锭,接着通过挤压将铸锭加工成棒材,然后将棒材通过拉拔的方式获得特定尺寸的镁合金丝材。本发明通过双向拉拔,即拉拔过程中每一道次均改变丝材的拉拔方向,在保持原单向拉拔过程中细化晶粒等有利因素下,通过双向拉拔调控织构类型,可提高镁合金的塑性及耐蚀性,获得更符合生物材料的性能要求的医疗器械。 | ||
主权项
|
1.一种作为植入材料的镁合金丝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在SF6和CO2的保护作用下,将纯镁、纯锌以及镁钕合金按比例熔炼成液态金属,搅拌均匀,静置后去除表面熔渣形成合金溶液,将合金溶液浇铸成铸锭;(2)将步骤(1)中的铸锭均匀化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00~500℃,保温时间为2~12h;(3)将挤压模具和步骤(2)中均匀化热处理后的铸锭预热,预热温度250~400℃,保温时间为1~2h,通过挤压加工成直径5~8mm、长500~2000mm的镁合金棒材;(4)将步骤(3)中的镁合金棒材进行多道次拉拔加工成丝材,即每道次拉拔后将棒材绕横截面旋转180°后再进行下一道次的双向拉拔;拉拔过程中配合退火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250~350℃,保温时间为10~60min,单道次变形量为6~9%,拉拔速度在0.01~0.05m/s。 |
IPC信息
|
|||
---|---|---|---|
IPC主分类号
|
B21C23/08 | ||
B 作业;运输
B21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B21C 用非轧制的方式生产金属板、线、棒、管或型材;与基本无切削金属加工有关的辅助加工 B21C23/08 制造线、棒、管 |
法律状态信息
|
|||||
---|---|---|---|---|---|
法律状态公告日
|
20220222 |
法律状态
|
公开 | 法律状态信息 |
CN202010849174 20220222 公开 公开
|
代理信息
|
|||
---|---|---|---|
代理机构名称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姓名
|
张志伟 |